常见问题/ Common Problem
炼油催化剂的研发和应用历史可以追溯到较早的时期,但具体的起始年份可能因地区和国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对炼油催化剂研发和应用历史的一个大致概述:
一、全球范围内的早期研发
炼油 催化剂技术在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伴随着石油炼制设备及技术的迅速发展,并扩展到世界各国。这表明在20世纪中叶之前,炼油催化剂已经开始被研究和应用。
二、炼油催化剂在中国的研发历程
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炼油催化剂的研究和生产。由于国内外的技术交流受限,主要依靠自主研发和自力更生。
20世纪60年代中国炼油工业催化剂的研发进入了一个重要阶段。为了适应以大庆原油为代表的我国石油资源特点,原石油工业部提出了应尽快掌握包括催化重整和相关催化剂在内的多项炼油技术。这些技术的攻关成功,对我国整个炼油设备及炼油技术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一些炼油厂和科研机构开始研制和生产适用于不同炼油工艺的催化剂,并且进行炼油设备及炼油技术自我升级。南京炼油厂在1975年研制成功F-203分子筛催化剂。同时,石油科学研究院和其他炼油厂合作,对铂铢双金属催化重整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并炼油设备实际生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世纪80年代中国炼油工业催化剂研发进入从仿制为主到自主创新的转变时期。这个时期,中国炼油技术逐步走出“引进仿制”阶段,炼油设备自主制造能力,炼油催化剂的自主研发制造能力均得到很大的提高,我国石油加工能力汽车使用的汽油、柴油品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炼油产业现代化与高端化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随着纳米技术、材料科学等前沿科技的不断进步,炼油催化剂的研发和应用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新型催化剂如单原子催化剂、分子筛催化剂等被开发出来,并广泛应用于炼油设备的生产过程中。
综上所述,炼油催化剂在国外的研发和应用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三十年代,而在中国,其研发历程则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炼油工业的发展,炼油催化剂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并推动炼油工业向更高效、更环保的方向发展。